医院接诊生命垂危的88岁老人张申,经检查发现除背后长满褥疮外,身体其他器官功能均良好。导致老人生命垂危的最根本原因是饥饿!
老人养育了7个儿女,自老伴去世后,一直由在成都打工的小女儿赡养。后来,小女儿离了婚,在生意上也不是很顺利,小女儿几次和几个哥哥、姐姐们商量大家一同赡养老人。但是,哥哥、姐姐们都认为,老人已和你在成都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几乎和我们都没有关系了,所以就该由你负责到底!由于协商无果,小女儿将哥哥、姐姐们告上法庭,法院判决7个儿女每人每月各支付老人生活费40元。但只有二女儿每月按时支付老人的生活费。后来,小女儿也无力独自赡养老人,不得不将老人送到了二哥家。
就在一年前,老人不慎摔到,导致骨折,在医院住了不到两天就被两个儿子带回了家中。在家中老人一直躺在由三块小窄木板和草垛拼成的床上,常常是只有一碗饭放在床头,老人饿了就自己抓着吃两口,一碗饭有时吃了一个星期,没有人去关心饭是不是坏了或馊了。老人的大小便更是没有人照顾,任其散落在床上。由于长时间的躺卧,又没有人帮助老人翻身或擦拭身体,使得老人的背部长满了褥疮。
小女儿见状,几经和哥哥、姐姐们商量将老人送往医院,但哥哥、姐姐们都表示对老人的生死不关心,最后是小女儿拨打了120,才将老人送到了医院。现在老人病情好转,可以出院,但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接纳老人。
问题:
1.请界定张申老人的问题和需要。
2.请提出介入张申老人一案的介入措施。
1.根据案例描述,张申老人的主要问题是被“恶意对待”,包括:
(1)经济虐待。法院判决7个子女每人每个月支付老人40元赡养费,但只有一个子女给。
(2)疏于照顾。疏于照顾是指被动或主动未尽责满足老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没有满足老人在饮食、穿衣、身体保护、卫生、医疗照顾等方面的需要。本案例中老人的饮食起居、穿衣用药、身体保护、卫生安全等都无人过问,致使老人生命垂危。
本案例中张申老人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包括:
(1)健康维护。88岁高龄老人需要日常的健康维护,需要骨折救治,需要对由于饥饿、褥疮造成的生命危险的救治。
(2)经济保障。老人需要有经济支持日常生活和医疗救治的支出,需要有零用钱。
(3)居家安全。88岁高龄老人需要在家有人照顾起居,保证居家安全。
(4)社会参与。老人需要与人交往,参与社会生活。
2.本案属于老人虐待个案,主要介入措施应包括: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沟通协调或法律手段促使子女按时交付对老人的赡养费。
(2)提供支持性辅导。社会工作者可以实施个案辅导,帮助老人疏导情绪,帮助子女调整认知、矫正行为。
(3)发展支持性服务。链接医疗资源,帮助救治疾病;协调家庭关系,安排适当赡养形式;链接社区服务资源,对照顾者提供支持等。
(4)改变和调整环境。帮助老人改善居家环境,协调子女关系,帮助老人建立温暖的家庭关系和孝道的家庭氛围。
在我国,儿童成长阶段通常包括( )。
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不低于所在地的平均生活的一项( )。
社会工作者小王近期将赴××光荣院做志愿者,为此他需要先了解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下不属于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要需要的是( )。
服务对象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被部队当作包袱甩了出来”,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种话语重构为“革命和建设时期你们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减轻部队负担、增强部队战斗力,你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到了地方,你们无愧于革命老兵的称号,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军休社会工作时运用了( )技巧。
岁的退伍军人老李在光荣院,经常开一些抗抑郁类药物、镇静剂、镇痛剂和安眠药这些属于精神调节类的药物,以缓解经常的剧烈性头痛,可是这些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化学作用;但工作人员如果将这些药拿走,老李便会发脾气。这种情况属于( )。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现象中,最常见的是( )。
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是()。
孤老退伍红军老战士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是( )。
( )是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会等直接服务方法与社会行政、研究、督导等间接服务方法,去推行与孤老优抚对象生理或心理健康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一种工作过程。
小刘退伍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以()方法介入。